ÓRGANO OFICIAL DEL COMITÉ CENTRAL DEL PARTIDO COMUNISTA DE CUBA
Banner

 

 

然而,成熟的智慧果实/你并无办法在他人的果园里摘得/它只在自身的苦痛中诞生/尽管有一天你会明白你其实一无所知。

在这段节选自《袁培福别弟子书》(Yuan Pei Fu despide a su discípulo)的诗行出自古巴诗人雷吉诺·佩德罗索(Regino Pedroso 1896-1983)其中蕴含着中国人民的冷静、对生命的理解和坚韧的品质,这些品质总是让古巴人印象深刻。

靠着这首诗以及它所属的整本诗集——《袁培福的醋栗树》El ciruelo de Yuan Pei Fu (1955)),作者达到了20世纪古巴诗歌的里程碑之一,这证明了当时的古巴人对中国文化宝藏的浓厚兴趣与欣赏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时中国文化对古巴的影响之深中华文化对古巴的影响形成有着一定的历史与社会渊源这种影响的形成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而中国文化的影响一直从那时延续至今从未衰减

尽管如同中国人骨子里的性格一样悄无声息但无可非议的是这个亚洲民族的习俗与传统已融进了古巴文化当中。尽管土壤不同,中国文化在古巴也还是保留了强韧的生命力,同土著文化、非洲文化和西班牙文化共同构建着古巴的民族性格。


漫长的旅程

他们中有200多人,几乎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21岁,非常贫穷。他们于1847年6月3日乘坐Oquendo船从现今的广东省抵达哈瓦那港口。184763二百余人乘坐奥肯卡(Oquendo)号双桅船从今天的广东省出发抵达哈瓦那港这些人平均年龄21年纪都不大且身无分文。

尽管西班牙需要廉价劳动力在糖厂、烟草田、咖啡种植园、矿山和工厂工作并同这些工人签订了尤为残酷的劳务合同迫使劳工们卖身为奴长达八年甚至更久但中国劳工依旧源源不断地抵达古巴这使得古巴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接收大规模中国移民潮的国家。

从1860年开始,又一波中国移民抵达古巴,他们自加利福尼亚出发“淘金热”而来。他们没有受到种族主义的攻击不过他们的经济情况也更好

在1886年古巴废除奴隶制后,中国人承担了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他们做起了小生意,开起了旅馆、洗衣店和作坊。

中国人到达古巴的前几十年都是在极端残酷的剥削中度过的他们因此染上疾病自杀率也居高不下。可还是有中国人勇敢地加入到了古巴独立的事业中去战争专家冈萨洛·德·奎萨达(Gonzalo de Quesada)断言:“古巴裔华人没有一个当逃兵也没有一个做叛徒”。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移民继续向古巴迁徙人口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哈瓦那的唐人街——至今仍然存在——成为了他们最大的聚居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聚居区之一

艺术与谜题
随着唐人街的发展,文化活动也随之兴起:传统戏剧、歌剧和各种庆祝活动百花齐放。 根据音乐学家玛丽亚·特蕾莎·利纳雷斯·萨维奥María Teresa Linares Savio的说法,中国戏剧在古巴的首次亮相可以追溯到1873年,一家木偶戏;两年后,古巴的第二家华人戏院Sun Yen将粤剧引入古巴

“中国传统歌剧通过其舞蹈、音乐戏剧以及小说、历史和古老传说中出现的戏剧元素推动了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传入古巴。

不仅越来越多的公司、剧院、电影院和中餐馆,一些广播节目也会推广这些音乐其中以哈瓦那、古巴圣地亚哥和西恩富戈斯三地推广力度最为突出

1930年,为庆祝农历新年,舞狮首次在古巴公开表演直至1950舞狮都一直是哈瓦那狂欢节的一部分

所有这一切都促成了中国元素自然融入民俗文化和高雅文化当中。例如,中国唢呐加入了圣蒂亚哥狂欢节的乐器阵容,卡宏鼓也作为一种民间乐器广受欢迎

中国元素成为了一种潮流中国元素常常出现在狂欢节游行当中来展示游行的异域风情还深入到了古巴的本土戏剧很多中国元素都作为剧作中的人物出现在古巴的本土剧作里。在音乐领域,这种趋势同样显著,比如著名古巴作曲家埃内斯托·莱库奥纳Ernesto Lecuona创作了《华人来也》Ahí viene el chino),阿玛迪奥-罗尔丹Amadeo Roldán也创作了高塔之下Bajo la pagoda)、编钟Campanitas chinas等作品,当中都融入了中国音乐的元素,展现了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借鉴融合。


视觉艺术也同样受到中国文化根源的强烈影响:只需提及两位对古巴文化影响深远的顶尖人物:威尔弗雷多·拉姆Wifredo Lam和弗洛拉·方Flora Fong

古巴考古学家、哈瓦那国家装饰艺术博物馆馆长尤斯瓦尼斯·福纳里斯Yosvanis Fornaris向新华社表示,我们可以通过鉴定19世纪的中国瓷器,其中有些瓷器是当时古巴最上层的各个家族特别定制的,来锁定古巴人和中国人之间直接商业联系的初步证据。

这种对中国美学艺术的热衷影响了手工业领域古巴的千家万户将这种热爱传承了多年。

中国文化对古巴文学也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书籍《古巴文学中的中国踪迹》中,罗赫里奥·罗德里格斯·科罗内尔(Rogelio Rodríguez Corone)提到了拉蒙·梅萨(Ramón Meza)的文章著作不一样的卡梅拉》(Carmela)、《中国商人》(El mercader chino)和《烧炭人(El carbonero);阿尔方索·埃尔南德斯·卡塔(Alfonso Hernández Catá)华人(Los chinos);卡洛斯·费利佩(Carlos Felipe)的戏剧《中国人》(El chino);维吉尔·皮涅拉(Virgilio Piñera)《巴尔多梅罗案》(El caso Baldomero);以及莱昂纳多·帕杜拉(Leonardo Padura)《蛇尾》(La cola de la serpiente)。同样,胡利安·德尔·卡萨尔(Julián del Casal)、何塞·莱萨马·利马(José Lezama Lima)和塞韦罗·萨鲁迪(Severo Sarduy)也在其作品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加以分析

玛格丽塔·马特奥·帕尔默(Margarita Mateo Palmer)在对上述卷册的评论中,提到了我们文学中的传统这一传统通过1936年费利克斯·B·卡涅特的广播剧《常丽波》和1937年古巴第一部有声电影《红蛇》得到普及并为大众接受),将神秘、追踪、寻找解决谜团的解决方法与中国文化联系起来,并通过一位耐心稳重的亚洲侦探串联在一起


中医圣手拯救古巴

从广义上讲文化即所有超越艺术与文学的范畴组成并定义以国人民的积淀而古巴文化中的很大一个部分就是由中国文化组成的。

我们的谚语“中医看了也摇头”这句话背后有一段故事。在雷春仪的《1847-1959年中华文化在古巴的影响痕迹》(Las influencias y huellas de la cultura china en Cuba: 1847-1959)一文就曾解释过当时古巴最著名的中国医生名叫Cham Bom Biá,真名张庞平。

这位医生技艺精湛集中医各家之大成甚至在瘟疫爆发时他都能用自己广博的中国和古巴草药知识为古巴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同样一些中国药品也逐渐收到大众青睐这些药品能够在中国药房中购得,如著名的膏药和虎膏。

在宗教领域,中国神祇San Fan Con——在中国叫关公——融入了古巴宗教,与神明禅各”(Changó天主教的圣芭芭拉相结合中国的其它符号和信仰诸如生肖、轮回、五行(火、土、金、水和木)风水以及庆祝农历新年的活动都流传至今

一种赌博游戏名叫猜字谜——这种游戏尤其受到贫民阶层的青睐——这种游戏至今仍然流行于民间。其他娱乐活动在岛上赢得了青睐,如麻将;多米诺骨牌是这里最受欢迎的桌上游戏。在体育方面武术也很早便被引入了古巴

烹饪也许是古巴最受欢迎的中国元素之一:从对米饭、蔬菜和烤乳猪的偏好,到酸甜酱、酱油、中式糕点和炒饭(炒饭由中国移民带到旧金山都备受古巴国民欢迎

自从中国古巴于1960年9月28日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各种文化方面的协议都推动着两国联系的加强

古巴华人文化艺术中心、孔子学院和古巴武术学校这样的实体,则不断为中古文化交流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正如袁培福写给他弟子的话所说的

去吧,去吧,我的孩子。/站起来吧好好生活做梦,肯定,摧毁。/当你狂热不再甚至连信仰和爱都失去时,/就请回到李子树下吧。// 我在这里等你,在它枝繁叶茂的枝桠下,/在无依无靠的漫漫长路中予你一片荫凉

COMENTAR
  • Mostrar respeto a los criterios en sus comentarios.

  • No ofender, ni usar frases vulgares y/o palabras obscenas.

  • Nos reservaremos el derecho de moderar aquellos comentarios que no cumplan con las reglas de uso.